当前位置:

2025年第二次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结果汇总

来源: | 作者:中国药检 | 发布时间 :2025-05-15 | 84 次浏览: | 分享到:

(二十四)自凝固可降解复合骨填充材料:分为预成型和待成型。预成型产品由固体粉末(柠檬酸钙、磷酸氢钙、硫酸钙组成)和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水)预先混凝而成,可直接应用于患者;待成型产品为固体粉末(柠檬酸钙、磷酸氢钙、硫酸钙组成),临床使用时需要和灭菌注射用水(无菌水)现场调和后应用于患者。一次性使用无菌提供。声称产品中硫酸钙具有自固化的性能。使用时,将产品填充于骨缺损处。声称用于四肢创伤以及手术引起的不影响骨结构稳定性的骨缺损的填充修复。声称产品在骨愈合过程中降解吸收利用且逐渐被新生骨组织替代,从而完成骨缺损修复。分类编码:13-05。

(二十五)静脉曲张闭合栓塞系统:由医用胶、进胶导管、输送鞘管及扩张器、胶枪、注射器、取胶管组成。其中医用胶包含氰基丙烯酸丁酯、柠檬酸三乙酯、醋酸丁酸纤维素及磷酸;进胶导管由导管座、单腔管身、显影环组成;输送鞘管由尾座、单腔管身、显影环组成;扩张器由单腔管身、扩张器座组成;注射器由外套、芯杆、活塞组成。取胶管由不锈钢管及取胶管座组成。一次性使用无菌提供。使用时通过输送鞘管及扩张器经皮穿刺建立入路下肢静脉的通道,输送鞘管送入至病变位置后,撤出扩张器,从输送鞘管中送入进胶导管,注射器抽吸医用胶后安装在胶枪上,取下取胶针头,头端连接进胶导管,按压胶枪扳机控制推进注射器芯杆,向患者体内病变部位注射医用胶,声称医用胶与血液接触后开始聚合,施加压力令医用胶栓塞血管并粘住血管内膜,从而永久栓塞静脉曲张血管。声称用于建立经皮穿刺输送医用胶的通道并输送医用胶,以对下肢静脉曲张浅静脉(如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血管进行栓塞及永久闭合。分类编码13-07。

(二十六)血管封合器:由封合装置、导管鞘、扩张定位器、导丝组成。封合装置由固定块(丙交酯乙交酯聚合物)、止血胶原海绵(牛胶原)、缝线(聚乙醇酸,带有聚己内酯/聚乙醇酸共聚物涂层)、塞压管、装载管、装置盖组成。一次性使用无菌提供。声称通过导丝、导管鞘和扩张定位器将封合装置放置于动脉穿刺点,将固定块置于动脉壁内侧,将胶原海绵释放于动脉壁外侧,固定块和胶原由一条缝线连接,拉紧缝线,将穿刺部位封住,达到止血效果。封合装置留置于体内。声称用于闭合因动脉穿刺操作而引起的股动脉开口。分类编码13-07。

(二十七)注射用羟基磷灰石钙咽喉填充修补凝胶:由注射器和预灌封在注射器中的凝胶组成;凝胶由注射用水、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羟基磷灰石钙组成。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声称注射到咽喉后,占据因损伤或病变造成的空腔和缺损部位,作为组织填充剂,起到物理填充作用;随着填充时间的推移,凝胶载体可被吸收。声称凝胶中的羟基磷灰石钙颗粒充当支架,新产生的胶原蛋白交错镶嵌于其间,形成稳固而柔软的架构,维持长久的填充时间。声称用于单侧声带麻痹、声门闭合不全的成年患者咽喉部位的软组织注射填充,通过物理填充,填补软组织的形状缺陷和改善声带闭合情况,从而改善患者发声困难的功能障碍。分类编码为:13-08。

(二十八)注射用羧甲基壳聚糖复合溶液:由羧甲基壳聚糖、山梨醇和磷酸盐缓冲溶液组成,预灌装于玻璃注射器中。一次性使用无菌提供。声称用于面部真皮层内注射,以暂时性改善面部皮肤状态。分类编码13-09。

(二十九)医用微粒化脱细胞真皮基质:由医用微粒化脱细胞真皮基质和注射用水组成,预灌封于无菌注射器中。其中医用微粒化脱细胞真皮基质由猪皮经脱细胞工序制备成脱细胞真皮基质再经造粒、提纯而成。不含活细胞成分,无生物活性。一次性使用无菌提供。使用时,注射入皮肤真皮组织中层至深层及皮下组织,声称脱细胞真皮基质起到细胞及组织支撑。声称用于鼻唇沟填充或面部轮廓的改善,仅用于健康的成年人群。分类编码:13-09。

(三十)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注射填充剂:为白色海绵状固体,由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共聚物组成,玻璃瓶包装,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使用时,将本产品复溶于无菌的注射用水中,注射至真皮中到深层。声称用于增加面部组织,以矫正中度到重度的面部皱纹和褶皱。分类编码13-09。

(三十一)注射用透明质酸钠复合冻干粉:由透明质酸钠、聚左旋乳酸和甘露醇组成,其中聚左旋乳酸经混合乳化、过筛抽滤、干燥和包装等工艺步骤制备为微球状。为白色冻干粉末。玻璃瓶包装,一次性使用无菌提供。使用前将本产品复溶于无菌的注射用水中。声称用于注射至面部真皮层,通过所含透明质酸钠和聚左旋乳酸的保湿、补水作用,改善皮肤状态。分类编码13-09。

(三十二)人工真皮修复材料:由于态海绵层和医用硅胶层组成,其中干态海绵层由透明质酸钠、胶原蛋白、聚乙二醇、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组成;医用硅胶层由聚二甲基硅氧烷组成。一次性使用无菌提供。使用前用中性磷酸盐缓冲液浸润。声称上层半透明医用硅胶层,主要起保护创面和防止创面水分过度蒸发的作用;下层海绵层为真皮替代层,具有多孔立体结构,起到细胞生长支架的作用,有利于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侵入生长,形成支架-新生毛细血管-细胞复合体,促进创面血管化和真皮层的重建。待新生真皮层完全形成后,去除硅胶层。分类编码13-10。

(三十三)脱细胞鼓膜再生支架:由人源化脱细胞基质组成。脱细胞基质是通过人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经体化定向分成获得的软骨组织膜片,经过脱细胞处理,去除细胞成分和其他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物质,保留了细胞外基质的形态和三维结构;利用酶解、交联、纯化及干燥成型工艺制备获得。不含活细胞成分,不含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使用时固定于鼓膜损伤表面。声称用于患者因中耳炎、直接外伤或间接外伤引起的鼓膜穿孔的修复。分类编码13-10。

(三十四)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由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A型)组成,为白色海绵状固体。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使用时用无菌生理盐水溶解。声称注射至尿道(中段或膀胱颈)括约肌周围后,可增加局部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同时其三螺旋结构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胶原蛋白纤维网,该网状结构对细胞、组织起支撑作用;基于该胶原蛋白良好的细胞粘附性,细胞沿胶原蛋白纤维网有序生长,为尿道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提供良好的细胞外环境;通过其网状纤维的超螺旋结构支撑受损细胞和组织,对黏膜组织起到填充、连接、修复作用,进而修复受损尿道支持结构、维持尿道周围结缔组织和括约肌的结构完整和强度,从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声称用于注射到尿道(中段或膀胱颈)括约肌周围以改善女性轻度或中度压力性尿失禁。分类编码:13-10。

(三十五)无针注射系统:由主机、控制系统、辅助推进枪、喷头、移液器组成。其中喷头由外套、芯杆、活塞组成;移液器由针头、胶塞、壳体组成。主机壳体、辅助推进枪采用ABS材料制成,外套、芯杆、针头、壳体采用PC材料制成,活塞、胶塞采用橡胶制成。移液器和喷头为一次性使用无菌产品。声称用于通过压力将医疗器械(如透明质酸钠溶液、胶原蛋白溶液等)穿透皮肤外层输送到皮内。分类编码:14-01。

(三十六)无针安瓿辅助推进器:由推动器(由输气软管、快拧接头、外壳、封头、PCB、密封圈、密封垫、气动活塞、复位弹簧和气缸筒组成)、动力供应盒(由动力装置、气路、含电池的电磁阀、盒体组成)和电源适配器(由熔断器、电容、电阻、变压器、电感、LED灯、PCB、电线、外壳组成)组成。为可重复使用的有源器械。不具有剂量调节功能。声称动力供应盒中安装二氧化碳小气瓶作为动力源,通过控制电磁阀,压缩气体推动其内的气动活塞前进,从而推动无针安瓿内活塞前进形成注射功能。需要与无针安瓿配合使用。不接触药物。声称用于对无针安瓿进行辅助推注,将无针安瓿中的药液通过安瓿前端的微孔注入患者皮下、肌肉,完成药液注射。类编码:14-01。